[地理隔離對生物種系的影響。]
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
蘇花公路清水斷崖除了風景優美、擁有世界級的地質景觀外,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專家研究發現,
清水斷崖竟是台灣生物多樣化的重要地理屏障,
並具有生物阻隔效果,北部和東部的動、植物也因此產生不同的生態。
太管處副處長張登文指出,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是世界級的地質景觀,
卻很少有人留意到,它也是影響台灣生物多樣化的重要地理屏障,
許多在宜蘭縣境出現的兩棲爬行動物,卻在花蓮縣境內看不見蹤影,
有些產生遺傳分歧、有些則發生物種差異,
這些謎團3年前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林思民教授,
針對「蘇花海岸地形的物種阻隔效應及保育措施調查」專案研究後,
終於發現了有趣的答案。
初步調查發現,崇德到和平間的清水斷崖,
在演化生物學的研究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以褐樹蛙為例,進行族群遺傳學研究後發現,
宜蘭與花蓮的褐樹蛙在遺傳上呈現兩個系群,
尤其在和平溪與立霧溪間,更呈現高度遺傳分化現象。
研究還發現,部份兩棲類如翡翠樹蛙、面天樹蛙、古氏赤蛙,
飛蜥科的黃口攀蜥,正蜥科的蓬萊草蜥、翠斑草蜥及壁虎科的無疣褐虎等兩棲爬行動物,
可能只在宜蘭分布;
正蜥科的鹿野草蜥、南台草蜥,壁虎科的疣尾褐虎及半葉趾褐虎則可能只在花蓮分布,
推測牠們可能是以蘇花海岸清水斷崖作分布界線。
他說,地理阻隔效應是促成物種遺傳分歧的重要因素,
以往的研究大多著眼於台灣本島的分化,很少針對蘇花海岸,
尤其是清水斷崖與立霧溪這段劇烈的地形屏障進行探討,
調查後卻發現,呈現劇烈的物種與遺傳差異,
為罕見的特殊現象,也是難得的研究題材。
太管處今年將擴充至分布範圍類似的日本樹蛙及斯文豪氏攀蜥為研究物種,
比較不同物種的遺傳分化模式,推測造成遺傳分化的歷史過程;
這項研究有具體成果後,將可推向國際舞台,
提供通俗科學與環境教育的推展,
增加未來爭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機會。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青蛙觀察實驗後小感
今天順利的完成了我人生第一次帶的青蛙觀察實驗。 今天先跟小孩說明蛙老師(不是哇哩勒老師)今天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及要使用蛙老師的目的, 並且自己從頭到尾也都稱呼青蛙「老師」, 他們的動作變輕柔了, 態度也不戲謔的專心完成觀察, 雖然女孩們還是會因為蛙老師的一舉一動牽動他們的敏感神...
-
感謝 Yukie 及自然而然對「胎生」與「卵胎生」的定義提出了討論, ( 請問 Yukie 是批踢踢教師版上的那位 Yukie 老師嗎 ?) 我想就目前手邊有的資料來看看高中教科書上對「卵生、卵胎生、胎生」的說法。 就目前 95 綱要的高中生物,將動物生殖放在必修生物下冊,教授高...
-
上課時老師們會用下面這個圖來解釋滲透作用以及滲透壓的大小: (來源:翰林出版社出版,教學用電子光碟) 當半透膜的兩側的蔗糖水溶液濃度不同時, 每單位體積的水溶液,所含的蔗糖分子不一樣, 濃度比較高的溶液,單位體積內的蔗糖分子較多,水分子較少; 相對的, 濃度比較低的溶液,單位體積...
-
[上學期在生物研習社跟大家一起學做透明骨骼標本。 很有趣的是不需要拼圖就可以觀察脊椎動物體內的骨骼排列, 想當初我親愛的Partner阿信費盡千辛萬苦還弄丟小骨頭才把蛙骨拼圖完成, 現在利用化學藥劑的處理就可以省下一些找骨頭的腦力了 :P 不過很花時間、也很花藥品~最複雜的應該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