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9日 星期四

細胞分裂影片

1.細胞分裂動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lN7K1-9QB0

2.減數分裂動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1_-mQS_FZ0

3.卡通--減數分裂的土風舞(Meiosis Square Da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CL6d0OwKt8

第一次減數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體互相配對,
在跳完土風舞(方塊
舞)之後,也完成了基因重組~
所以,減數分裂完成之後的四個子細
胞,
除了染色體數目減半之外,
染色體的基因組成也會有變化喔!

生命科學的藝術:玻璃微生物藝術創作--Luke Jerram

在FB上看見朋友推薦的玻璃創作:

http://kaiak.tw/?p=79323

「簡介」:
玻璃工藝師 Luke Jerram 以各種肉眼無法見到的微生物以及病毒、細菌等為啟發,
還原這些生物放大億萬倍的面貌。HIV、SARS 等讓人們聞之色變的致命病毒,
全都以淒美的玻璃藝術創作重現在我們的面前!

真是十分高超的玻璃藝術技巧!

也讓我想起,還在讀研究所的時候,
曾經有應用藝術所的學生想跟生科所合作,
創作一系列跟生物有關的藝術作品,
不過後來好像流掉
了XD。

每年Nature好像都會精選一系列很棒的照片或
顯微照~
科學也可以是藝術的啟發來源!

學習從不同角度去欣賞不同事物的「美好」~
生活才會更C
olorful啊!

您說是吧~:)

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100學年度上學期第一次段考範圍

高一:基礎生物(上)1-1~2-1
高二:
201~203--基礎生物(下)5-1
204--基礎生物(下)5-1~5-3

[新聞]兩百萬年的黑暗 造就了對光完全沒有反應的生物

台灣立報  作者: PanSci 專欄作家 葉綠舒

永恆的黑暗會對生物有什麼影響呢?
德國的研究團隊在索馬利亞沙漠的一個地下洞穴裡找到了答案(1)。

地球上的生物由於受到日照週期的影響,我們的生物時鐘大約都在24小時左右,
但每個人會有一些小小的不同,就像同一個工廠出廠的時鐘也會有一點誤差是一樣的。
生物時鐘會受到光的調節,
如果是每天變動一點點(例如一地的隨著地球公轉所產生的緩慢的日照週期變化)
所需要的調節我們不會感受到;
但如果忽然之間晝夜顛倒(比如說坐飛機去美國),
由於日照週期的變化無法馬上對我們的生物時鐘進行那麼大的調整,
就會有所謂的時差(jet leg)囉!
對動物來說,日照週期主要經由眼睛來感應,
但是身體所有的細胞也可以感應光並做出適當的反應。
眼睛以外的組織對光的反應,
在哺乳動物以外的其他動物(如魚)是相對更重要的。

但是對於Phreatichthys andruzzii(安氏坑魚,鯉科)(2)來說,
兩百萬年在索馬利亞沙漠的地下洞穴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由於長時間在黑暗中演化,使得Phreatichthys andruzzii不但失去了眼睛,
身體其他的組織對光也沒有反應。

科學家發現,Phreatichthys andruzzii的生物時鐘,不是24小時,而是47小時,
這其實蠻有意思,如果將來還有機會發現在類似狀況下演化的生物,
觀察他們的生物時鐘長度,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是否在無光狀況下生活的生物,
他們的生物週期都是47小時左右。

其實生物時鐘雖然會受到光線的調節,但是核心的時鐘基因(clock genes)並不受到光的調節,
而是按照自己訂好的行程照錶操課。
但對於絕大部分地球上的生物來說,因為日照週期的影響,
即使放到無光或24小時連續光照的環境下,
生物時鐘也還是以大約24小時為一個週期的狀態繼續運轉。
所以Phreatichthys andruzzii的47小時生物時鐘著實令人好奇啊!

既然Phreatichthys andruzzii對光沒有反應(也就是說光不能調節牠的生物時鐘),
那麼什麼可以調節它的生物時鐘呢?

科學家發現食物可以調節牠的生物時鐘。如果養牠的人24小時餵牠一次,
牠的生物時鐘就會調成24小時。
而且這個現象不是只有在Phreatichthys andruzzii裡面觀察到,
斑馬魚的生物時鐘也受到食物的影響。

也有科學家認為,如果再讓Phreatichthys andruzzii生活在黑暗中幾百萬年,
或許牠的生物時鐘就會完全消失了,

您覺得會消失嗎?

參考資料:
1. BBC Science.2011/9/10. Fish living in the dark caves still fell the rhythm of life.
2.Wikipedia. 2001/9/8. 安氏坑魚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新聞]清水斷崖 生物「楚河漢界」

[地理隔離對生物種系的影響。]

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

蘇花公路清水斷崖除了風景優美、擁有世界級的地質景觀外,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專家研究發現,
清水斷崖竟是台灣生物多樣化的重要地理屏障,
並具有生物阻隔效果,北部和東部的動、植物也因此產生不同的生態。

太管處副處長張登文指出,蘇花公路清水斷崖是世界級的地質景觀,
卻很少有人留意到,它也是影響台灣生物多樣化的重要地理屏障,
許多在宜蘭縣境出現的兩棲爬行動物,卻在花蓮縣境內看不見蹤影,
有些產生遺傳分歧、有些則發生物種差異,
這些謎團3年前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林思民教授,
針對「蘇花海岸地形的物種阻隔效應及保育措施調查」專案研究後,
終於發現了有趣的答案。

初步調查發現,崇德到和平間的清水斷崖,
在演化生物學的研究中扮演極為關鍵的角色,
以褐樹蛙為例,進行族群遺傳學研究後發現,
宜蘭與花蓮的褐樹蛙在遺傳上呈現兩個系群,
尤其在和平溪與立霧溪間,更呈現高度遺傳分化現象。

研究還發現,部份兩棲類如翡翠樹蛙、面天樹蛙、古氏赤蛙,
飛蜥科的黃口攀蜥,正蜥科的蓬萊草蜥、翠斑草蜥及壁虎科的無疣褐虎等兩棲爬行動物,
可能只在宜蘭分布;
正蜥科的鹿野草蜥、南台草蜥,壁虎科的疣尾褐虎及半葉趾褐虎則可能只在花蓮分布,
推測牠們可能是以蘇花海岸清水斷崖作分布界線。

他說,地理阻隔效應是促成物種遺傳分歧的重要因素,
以往的研究大多著眼於台灣本島的分化,很少針對蘇花海岸,
尤其是清水斷崖與立霧溪這段劇烈的地形屏障進行探討,
調查後卻發現,呈現劇烈的物種與遺傳差異,
為罕見的特殊現象,也是難得的研究題材。

太管處今年將擴充至分布範圍類似的本樹蛙及斯文豪氏攀蜥為研究物種,
比較不同物種的遺傳分化模式,推測造成遺傳分化的歷史過程;
這項研究有具體成果後,將可推向國際舞台,
提供通俗科學與環境教育的推展,
增加未來爭取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機會。

2011年9月4日 星期日

臺灣海龜救傷及健康評估國際保育研討會

海洋醞釀了島嶼的生存,
海洋生物保育的議題,也提醒島嶼的人民們如何看待我們生存的環境,

綠蠵龜上岸產卵以成為夏日島嶼的盛事,
但是如何在保育永續與人類活動之間獲得最佳的平衡點,
似乎還需要更多的溝通與共識。

對海龜救傷及保育有興趣的大家,
請參閱以下活動訊息內容:

http://www.imb.ntou.edu.tw/2011Necropsy%20and%20Rescue%20of%20Stranding.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