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小朋友來問我:「什麼是魩仔魚?魩仔魚長大是什麼魚?」
他說昨天在吃魩仔魚湯的時候,
旁邊一直有人起鬨跟他說:「你這樣會吃到鯊魚!」
害他一整個很緊張他是不是真的吃了鯊魚。
所以,我想上網查一些相關的資料,
剛剛好看到了這一篇文章:
http://www.nownews.com/2003/08/26/10846-1501095.htm
東森電子報的「網路追追追」:不要再吃魩仔魚了?
[題外話]
我有一陣子很喜歡到這裡還看文章,
那個時候恰好是很多親朋好友喜歡互相轉寄一些電子郵件,
信件中大多是一些看似平常卻很駭人聽聞的消息。
當然我知道大家都是因為相互關心,為了大家好,
才會希望轉寄一些跟我們的生活和健康相關的議題。
不過究竟信件裡面說的是真的假的?!
剛好有一個網頁可以幫我解答我的疑惑~
所以有時候就會跑上來看看最近流行什麼網路傳言,哈哈。
回到正題。
我今天回答小朋友說:
「我也不曉得魩仔魚長大會變什麼魚耶,
因為魩仔魚是很多種不同魚的小朋友都叫做魩仔魚。」
網頁的文章裡面有一段:
「所謂魩仔魚指的是鯷魚類和沙丁魚類的魚苗的總稱,
這些魚苗相當於我們人類的嬰幼兒時期。
這些鯷魚和沙丁魚類包含了十多種魚。」
這位幫忙解答的王博士,
剛好是我妹妹的前老闆(水產試驗所),
我妹妹之前在實驗室裡的工作就是負責幫「魩仔魚」做分類。
[這是一份很耗眼力的工作啊...]
所以我對魩仔魚的概念也大多是由我妹那邊來的。
[不過話說邱小妹改行玩海龜去了...]
所以,阿佩錡啊你可以放心你沒有吃到鯊魚啦。XD
2008年4月9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青蛙觀察實驗後小感
今天順利的完成了我人生第一次帶的青蛙觀察實驗。 今天先跟小孩說明蛙老師(不是哇哩勒老師)今天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及要使用蛙老師的目的, 並且自己從頭到尾也都稱呼青蛙「老師」, 他們的動作變輕柔了, 態度也不戲謔的專心完成觀察, 雖然女孩們還是會因為蛙老師的一舉一動牽動他們的敏感神...
-
感謝 Yukie 及自然而然對「胎生」與「卵胎生」的定義提出了討論, ( 請問 Yukie 是批踢踢教師版上的那位 Yukie 老師嗎 ?) 我想就目前手邊有的資料來看看高中教科書上對「卵生、卵胎生、胎生」的說法。 就目前 95 綱要的高中生物,將動物生殖放在必修生物下冊,教授高...
-
上課時老師們會用下面這個圖來解釋滲透作用以及滲透壓的大小: (來源:翰林出版社出版,教學用電子光碟) 當半透膜的兩側的蔗糖水溶液濃度不同時, 每單位體積的水溶液,所含的蔗糖分子不一樣, 濃度比較高的溶液,單位體積內的蔗糖分子較多,水分子較少; 相對的, 濃度比較低的溶液,單位體積...
-
[上學期在生物研習社跟大家一起學做透明骨骼標本。 很有趣的是不需要拼圖就可以觀察脊椎動物體內的骨骼排列, 想當初我親愛的Partner阿信費盡千辛萬苦還弄丟小骨頭才把蛙骨拼圖完成, 現在利用化學藥劑的處理就可以省下一些找骨頭的腦力了 :P 不過很花時間、也很花藥品~最複雜的應該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