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1日 星期四

2007諾貝爾獎

[熱騰騰~]



物理學獎:

頒發給法國的Albert Fert及德國的Peter Grünberg

以表彰他們在1988年分別獨立發現巨磁阻效應。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physics/laureates/2007/press.html

http://www.sciscape.org/news_detail.php?news_id=2277





化學獎:

頒發給德國Fritz-Haber-Institut der Max-Planck-Gesellschaft的Gerhard Ertl,

以表彰他對固體表面化學反應的貢獻。



表面化學在化學工程上的重要性在於幫助我們了解多種的化學反應過程,

例如為什麼鐵會生鏽、燃料電池怎麼發生作用、以及觸媒怎麼在我們的車子裡進行工作。

催化(物)表面的化學反應在許多的工業程序上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像是合成肥料的製造。

表面化學甚至解釋了臭氧層的破壞,

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反應步驟是發生在平流層小冰晶的表面。

半導體工業則會是另一個運用表面化學知識的領域。



(還是可以試試看用我的菜英文來翻譯 XD)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chemistry/laureates/2007/press.html



關鍵字:表面化學





生醫獎:

頒發給美國科學家 Mario Capecchi, Oliver Smithies 以及英國科學家 Martin Evans,

表彰他們利用胚胎幹細胞建立"基因剔除"小鼠(Knock-out Mice)的技術。



基因標的(Gene-targeting)常被用在讓一段特定的基因失去活性。

這種基因"剔除"的實驗說明了一些基因在胚胎發育、成體的生理、老化以及疾病的角色。

直至今日,超過一萬種老鼠的基因(大約是哺乳動物基因體內一半的基因)已經進行過基因剔除的實驗。

這樣國際間持續進行努力,在不久的將來,所有基因的基因剔除小鼠都能被獲得。



利用基因標的技術,現在已經可以做到小鼠基因體中幾乎所有型式的DNA修飾,

讓科學家能夠建立與健康和疾病相關的個別基因他們的作用。

基因標的已經製造了超過五百種不同與人類疾病有關的"小鼠模式(mouse model)",

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經退化相關疾病、糖尿病及癌症等。



(自己翻得仍不好 0rz)

http://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7/press.html



關鍵字:基因剔除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標的技術

(國衛院有新聞發布稿的翻譯譯文:
http://enews.nhri.org.tw/jpg2007/20071022_md_frame.ph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