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info.org.tw/node/45771
科學家揭開蜂群消失之謎
農林漁牧業 | 物種保育 | 國際新聞
摘譯自2009年7月29日ENS美國,華盛頓州,普爾曼報導;張桂芳編譯;蔡麗伶審校
農藥有可能在蜂巢累積好幾年(攝影:Hi Paul)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解開了蜂群消失之謎:
「蜂群衰竭失調」的兩大元兇除了農藥,
還有一種是依附寄生在老蜂巢中、微小到用顯微鏡才看得見的病原體。
這些因素在過去三年中造成美國和歐洲大量蜂巢蜂去巢空的現象。
這項由昆蟲學教授謝波德(Steve Sheppard)與其團隊所進行的研究計劃,
部分經費由各地區的養蜂人和華盛頓州立大學農業研究中心共同贊助。
他們的研究結果縮小了引發蜂群衰竭失調原因的範疇。
謝波德表示:「我們第一個研究的就是老蜂巢蜂蠟的農藥含量。」
從美國農業部提供的蜂巢中,他發現「相當高濃度的農藥殘留物。」
並且住在蜂巢蜜蜂的「壽命銳減。」
解決這個問題簡易的辦法就是更加頻繁地更換蜂巢,
例如在歐洲,養蜂人每3年即將蜂巢汰舊換新一次。
與其他過去困擾蜜蜂的病蟲害不同的是,
蜂群衰竭失調並不會讓蜜蜂死於蜂巢,
而是讓蜂巢留下了幾隻剛羽化的成蜂、一隻女王蜂和足夠的食物。
謝波德的另一項工作,目前由一位研究生斯馬特(Matthew Smart)在進行,
其研究重點為找出破壞蜜蜂食物消化能力,
稱為「東方蜂微粒子蟲」(Nosema ceranae)的微孢子蟲病病原體對蜂群的影響。
養蜂人也視其為蜂群衰竭失調幕後的「確鑿證據」。
謝波德說:「東方蜂微粒子蟲在美國是最近才有人提起,第一次是在2007年。
但它卻已經悄悄在全國各地蔓延開來。」
來自華盛頓州亞基馬市(Yakima)的養蜂人奧爾森(Eric Olson)表示,
他對蜂巢注射了超高劑量的抗生素煙曲黴素(fumagillin)。
「照理這樣應該完全殲滅了微粒子蟲,或者至少減低其數量, 但結果卻不降反升。」
寶貝蜂蜜(Babe's Honey)董事長、
也是加拿大溫哥華島上桑尼治(Saanich)最大的養蜂人皮雀爾(Mark Pitcher)表示:
「基本上該病原體就像是讓蜜蜂得了免疫功能失調症,
簡直形同感染另一種版本的愛滋病毒一般。」
皮雀爾向「桑尼治報」表示,一旦蜜蜂的免疫系統受到損害,
就很容易死於種種意想不到的原因,包括原本用來預防蜂蟹等寄生蟲的化學品。
http://www.ens-newswire.com/ens/jul2009/2009-07-29-094.asp
Scientists Untangle Multiple Causes of Bee Colony Disorder
PULLMAN, Washington, July 29, 2009 (ENS)
A microscopic pathogen and pesticides embedded in old honeycombs are two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bee disease known as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which has wiped out thousands of beehiv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new research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has confirmed.
Working on the project funded in part by regional beekeepers and WSU's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entomology professor Steve Sheppard and his
team have narrowed the list of potential causes for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One of the first things we looked at was the pesticide levels in the wax of
older honeycombs," Sheppard said. Using combs contributed by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Sheppard found "fairly high levels of pesticide residue."
Bees raised in those hives "had significantly reduced longevity," he said.
One easy solution is for beekeepers to change honeycombs more often. In
Europe, for example, apiarists change combs every three years.
Unlike other diseases that have plagued bees in the past,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does not kill bees within the hive. It leaves a hive with a few
newly hatched adults, a queen and plenty of food.
Another aspect of Sheppard's work, which is being conducted by graduate
student Matthew Smart,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a microsporidian pathogen
known as Nosema ceranae, which attacks bees' ability to process food.
Beekeepers have considered it to be "the smoking gun" behind colony collapse
disorder.
"Nosema ceranae was only recently described in the U.S., the first time in
2007," Sheppard said. "But while no one really noticed, it has sprea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Beekeeper Eric Olson of Yakima, Washington said he treated a hive with a
mega-dose of the antibiotic fumagillin. "That should have cause the Nosema to
either disappear or at least go down," he said, "but the levels went up."
"What it basically does is it causes bees to get immune-deficiency disorder.
So it's actually causing the bees to almost get a version of HIV," said Mark
Pitcher, president of Babe's Honey and the biggest beekeeper in Saanich on
Canada's Vancouver Island.
Pitcher told the "Saanich News" that once the bees' immune systems are
compromised, they become susceptible to dying from a wide range of causes,
including chemicals once used to protect the bees from parasites such as
varroa mites.
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新增分類-*HOT!* 活動快訊
*體驗活動--
無論是過去的經驗、還是教科書的內容,
都曾經提到「實地體驗」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活動。
既然是暑假,那就出去走走吧~:D
如果有一些不錯的活動訊息我就轉貼上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希望大家都收穫滿滿~
無論是過去的經驗、還是教科書的內容,
都曾經提到「實地體驗」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活動。
既然是暑假,那就出去走走吧~:D
如果有一些不錯的活動訊息我就轉貼上來讓大家參考參考囉~
希望大家都收穫滿滿~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夜探螃蟹生態
[大家可以到恆春半島一同探查陸蟹的生態喔~]
夜探螃蟹生態
一、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承辦人員:科學教育組 林君寧
聯絡電話:08-8825001轉5506
二、活動目的:
恆春半島在雨季過後至暑假期間,是觀察陸蟹生態最好時機,
尤其是夜晚,隨著手電筒的燈光看去,更是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奇。
因此海生館特別精心規劃由專業解說員為大家介紹螃蟹生態與夜間觀察,
想不想暑假期間好好的規劃個生態旅遊,
建議不要錯過這個特別的生態活動喔,保證滿載而歸。
三、活動時間:
第一梯:2009年7月24日(五) 18:30-20:30
第二梯:2009年7月25日(六) 18:30-20:30
四、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或親子家庭(5歲以上至65歲以下)
五、參加人數:每梯40人,共計80人
六、活動地點:恆春半島滿州鄉
七、集合地點及時間:
滿州鄉港口大吊橋停車場集合(18:30--19:00報到)
*請自行開車前往集合地點,本館不負責交通。
八、報名費用:每人100元
1.現場繳交,收據事後郵寄。
2.報名費用包含講師費、保險等,不足經費由主辦單位補助。
九、報名方式:
1.報名時間:2009年6月8日起至6月30日止
2.一律採網路報名,本館不受理通訊及傳真報名,
請至www.nmmba.gov.tw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網站本活動訊息上網報名。
3.錄取方式:以網路報名完為正式錄取,
錄取名單及相關報到訊息公布於海生館網站(www.nmmba.gov.tw),
恕不再另行通知。活動期間將辦理學員保意外險,
因此身分證字號、血型及緊急連絡人務必填寫。
有手機者,請務必填寫手機號碼。
4.錄取者及相關訊息請至海生館網站查詢http://www.nmmba.gov.tw
5.活動前將mail發行前通知給各位。
6.請參加學員務必提早抵達集合地點,逾時不候。
7.請洽聯絡人:科學教育組 林君寧
TEL:08-882-5001 轉 5506//0933558150 FAX:08-8825063
十、活動內容介紹:
時間起迄 內容行程(備 註)
18:30--19:00 報到(滿州鄉港口大吊橋停車場)
19:00--20:30 夜探螃蟹生態
20:30 解散
*準備用具:
(1)觀察用手電筒(學員請自備各人照明用,
大會有提供強力手電筒供分組使用)。
(2)健康維護:請攜帶健保卡。
(3)飲用水(大會不提供)。
(4)服裝穿著:務必穿著運動型長袖上衣及長褲、運動鞋
(以免野外蚊蟲叮咬,或意外割傷、擦傷)、禦寒外套。
注意事項:
1.至集合地點之交通、食宿請自理。
2.參加年齡限定為5歲以上至65歲以下之民眾,孩童請勿單獨報名。
3.請自行考量身體狀況,如有心臟病、高血壓、
癲癇等不適參與劇烈運動疾病,或行動不便民眾,請勿報名參加。
4.活動期間將辦理學員保意外險,因此身分證字號、緊急連絡人務必填寫。
有手機者,請務必填寫手機號碼。
夜探螃蟹生態
一、主辦單位: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承辦人員:科學教育組 林君寧
聯絡電話:08-8825001轉5506
二、活動目的:
恆春半島在雨季過後至暑假期間,是觀察陸蟹生態最好時機,
尤其是夜晚,隨著手電筒的燈光看去,更是會讓你有意想不到的驚奇。
因此海生館特別精心規劃由專業解說員為大家介紹螃蟹生態與夜間觀察,
想不想暑假期間好好的規劃個生態旅遊,
建議不要錯過這個特別的生態活動喔,保證滿載而歸。
三、活動時間:
第一梯:2009年7月24日(五) 18:30-20:30
第二梯:2009年7月25日(六) 18:30-20:30
四、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或親子家庭(5歲以上至65歲以下)
五、參加人數:每梯40人,共計80人
六、活動地點:恆春半島滿州鄉
七、集合地點及時間:
滿州鄉港口大吊橋停車場集合(18:30--19:00報到)
*請自行開車前往集合地點,本館不負責交通。
八、報名費用:每人100元
1.現場繳交,收據事後郵寄。
2.報名費用包含講師費、保險等,不足經費由主辦單位補助。
九、報名方式:
1.報名時間:2009年6月8日起至6月30日止
2.一律採網路報名,本館不受理通訊及傳真報名,
請至www.nmmba.gov.tw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網站本活動訊息上網報名。
3.錄取方式:以網路報名完為正式錄取,
錄取名單及相關報到訊息公布於海生館網站(www.nmmba.gov.tw),
恕不再另行通知。活動期間將辦理學員保意外險,
因此身分證字號、血型及緊急連絡人務必填寫。
有手機者,請務必填寫手機號碼。
4.錄取者及相關訊息請至海生館網站查詢http://www.nmmba.gov.tw
5.活動前將mail發行前通知給各位。
6.請參加學員務必提早抵達集合地點,逾時不候。
7.請洽聯絡人:科學教育組 林君寧
TEL:08-882-5001 轉 5506//0933558150 FAX:08-8825063
十、活動內容介紹:
時間起迄 內容行程(備 註)
18:30--19:00 報到(滿州鄉港口大吊橋停車場)
19:00--20:30 夜探螃蟹生態
20:30 解散
*準備用具:
(1)觀察用手電筒(學員請自備各人照明用,
大會有提供強力手電筒供分組使用)。
(2)健康維護:請攜帶健保卡。
(3)飲用水(大會不提供)。
(4)服裝穿著:務必穿著運動型長袖上衣及長褲、運動鞋
(以免野外蚊蟲叮咬,或意外割傷、擦傷)、禦寒外套。
注意事項:
1.至集合地點之交通、食宿請自理。
2.參加年齡限定為5歲以上至65歲以下之民眾,孩童請勿單獨報名。
3.請自行考量身體狀況,如有心臟病、高血壓、
癲癇等不適參與劇烈運動疾病,或行動不便民眾,請勿報名參加。
4.活動期間將辦理學員保意外險,因此身分證字號、緊急連絡人務必填寫。
有手機者,請務必填寫手機號碼。
訂閱:
文章 (Atom)
青蛙觀察實驗後小感
今天順利的完成了我人生第一次帶的青蛙觀察實驗。 今天先跟小孩說明蛙老師(不是哇哩勒老師)今天扮演的重要角色, 以及要使用蛙老師的目的, 並且自己從頭到尾也都稱呼青蛙「老師」, 他們的動作變輕柔了, 態度也不戲謔的專心完成觀察, 雖然女孩們還是會因為蛙老師的一舉一動牽動他們的敏感神...
-
感謝 Yukie 及自然而然對「胎生」與「卵胎生」的定義提出了討論, ( 請問 Yukie 是批踢踢教師版上的那位 Yukie 老師嗎 ?) 我想就目前手邊有的資料來看看高中教科書上對「卵生、卵胎生、胎生」的說法。 就目前 95 綱要的高中生物,將動物生殖放在必修生物下冊,教授高...
-
上課時老師們會用下面這個圖來解釋滲透作用以及滲透壓的大小: (來源:翰林出版社出版,教學用電子光碟) 當半透膜的兩側的蔗糖水溶液濃度不同時, 每單位體積的水溶液,所含的蔗糖分子不一樣, 濃度比較高的溶液,單位體積內的蔗糖分子較多,水分子較少; 相對的, 濃度比較低的溶液,單位體積...
-
[上學期在生物研習社跟大家一起學做透明骨骼標本。 很有趣的是不需要拼圖就可以觀察脊椎動物體內的骨骼排列, 想當初我親愛的Partner阿信費盡千辛萬苦還弄丟小骨頭才把蛙骨拼圖完成, 現在利用化學藥劑的處理就可以省下一些找骨頭的腦力了 :P 不過很花時間、也很花藥品~最複雜的應該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