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班級:211、212
※本學期段考時間:(如有更動,以學校公布的時間為準)
第一次期中考—10月15、16日
第二次期中考—12月6、7日
期末考—1月16、17日
※期末成績計算方式:總分為100%
第一次期中考—20%
第二次期中考—20%
期末考—30%
平時成績—30%
(平時成績包括1.平時小考成績 2.講義 3.實驗報告)
※講義撰寫方式:
1.上課筆記
2.回答講義問題
3.其他相關文章的閱讀心得
(若講義空白部分不敷書寫,請自行添加B5白紙撰寫)
※講義繳交時間:10月19日(五)、12月7日(五)、1月17日(四)放學前交至老師辦公室。
(講義請同學自行裝訂成本;請按時繳交講義,遲交一律扣分)
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高一基生]期初注意事項0830
※授課班級:109、110、111、112、113、115
※本學期段考時間:(如有更動,以學校公布的時間為準)
第一次期中考—10月15、16日
第二次期中考—12月6、7日
期末考—1月16、17日
※期末成績計算方式:總分為100%
第一次期中考—20%
第二次期中考—20%
期末考—30%
平時成績—30%
(平時成績包括1.平時小考成績 2.講義 3.分組報告 4.實驗報告)
※講義撰寫方式:
1.上課筆記
2.回答講義問題
3.其他相關文章的閱讀心得
(若講義空白部分不敷書寫,請自行添加B5白紙撰寫)
※講義繳交時間:10月19日(五)、12月7日(五)、1月17日(四)放學前交至老師辦公室。
(講義請同學自行裝訂成本;請按時繳交講義,遲交一律扣分)
※本學期段考時間:(如有更動,以學校公布的時間為準)
第一次期中考—10月15、16日
第二次期中考—12月6、7日
期末考—1月16、17日
※期末成績計算方式:總分為100%
第一次期中考—20%
第二次期中考—20%
期末考—30%
平時成績—30%
(平時成績包括1.平時小考成績 2.講義 3.分組報告 4.實驗報告)
※講義撰寫方式:
1.上課筆記
2.回答講義問題
3.其他相關文章的閱讀心得
(若講義空白部分不敷書寫,請自行添加B5白紙撰寫)
※講義繳交時間:10月19日(五)、12月7日(五)、1月17日(四)放學前交至老師辦公室。
(講義請同學自行裝訂成本;請按時繳交講義,遲交一律扣分)
2007年8月15日 星期三
塑膠回收標碼
http://163.22.72.3/t04290/paper09/005.htm
金屬和紙的使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對它們的特性和製造使用方式,
人們都很熟悉,但是對發明不到一百年的塑膠,人們卻是陌生得很。
石化工業的發達,使得塑膠大量地被使用;但也由於塑膠是高分子的產品,
不易自然分解,在以掩埋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下,塑膠造成的廢棄物問題,
也受到廣泛的注意。
美國的塑膠業者為了方便處理廢塑膠,
設計了一套塑膠材質辨識碼打在容器或包裝上,從1號到7號,
讓民眾無需費心去學習各類塑膠材質的異同,
就可以簡單地加入回收工作的行列。
這套材質標碼不僅用於容器,也用於以這些單一材質做成的塑膠品。
例如汽車製造廠為減輕車重用了大量的塑膠材,
便在零件上打上辨識碼,並採易拆卸的組合方式,
以利廢車解體時的回收工作。
其他如碳粉匣等消耗性零件及一些包裝材也會打上可回收材質的標碼。
本期主要介紹各標碼所代表材質的特性,及在容器上的應用,
雖然這些標碼多在進口的產品上才看得見,在台灣並不流行,
但是希望能透過對可回收材質的進一步了解,推動台灣的塑膠回收工作。
以下依標碼順序介紹日常塑膠容器材質。
1、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
塑膠回收代碼1號是PET,用在容器上就是俗稱的寶特瓶。
PET最初的用途是做為人造纖維,及底片、磁帶等,
在 1976 年才用於飲料瓶。 寶特瓶的硬度、韌性極佳,
質量輕(僅玻璃瓶重量的1/9 ~ 1/15),攜帶和使用方便,
生產時能量消耗少, 加上不透氣、不揮發,耐酸鹼,
是碳酸飲料的好包材,廣為大容量的汽水瓶使用。
而國際的趨勢亦顯示PET將是容器的主流,除碳酸飲料外,
如清潔劑、洗髮精、礦泉水、食品用油、調味品、甜食品、
藥品、化妝品、及含酒精飲料的包裝瓶子,都已在大量使用寶特瓶。
辨識法:寶特瓶通常是無色透明的,有的加色成淺綠淺藍或茶色。
圓的PET瓶底下方有一圓點,瓶身其他地方無接縫,
是最簡單的辨識方法。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PE(聚乙烯)是工業、生活上應用最廣的塑膠,
一般常分為高密度聚乙烯(HDPE)與低密度聚乙烯(LDPE)兩種,
HDPE較LDPE熔點高、硬度大,且更耐腐蝕性液體之侵蝕。
PE對於酸性和鹼性的抵抗力都很優良,
目前市面上所見到的塑膠袋及各種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
幾乎都是PE所製造,像清潔劑、洗髮精、沐浴乳、食用油、
農藥…等,大部份以HDPE瓶來盛裝。
辨識法: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臘,塑膠袋揉搓或摩擦時有沙沙聲。
3、PVC(聚氯乙烯)
PVC材質的發明相當早,且多方應用於工業產品中,
由於PVC同樣具有其他塑膠材質的優點,且在加工上、可塑性上相當優良,
加上價錢便宜,使用量很普遍,但大多在非食品方面,
像水管、雨衣、書包、建材、塑膠膜、塑膠盒等等。
由於PVC瓶透氣性高,不會用來盛裝碳酸飲料,
在食品容器上以礦泉水為最大宗,沙拉油瓶亦有部份使用PVC。
另外PVC膜遇熱收縮度很好,廣泛用於盒外包裝及瓶外標籤上。
辨識法:圓的PVC瓶底部為一條直線,是與寶特瓶的差別所在。
PVC用力折會有白痕出現,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曝曬後會變鐵紅色;
用火燒在邊緣會有青色火焰,延燒性差,
所以火源一離開就停止燃燒是其特色。
(註:燃燒PVC時可能會釋出氯乙烯有毒單體,請在空曠通風處試驗。 )
4、LDPE(低密度聚乙烯)
LDPE在現代生活中可謂無所不在,不過不是因為它做成的容器,
而是你隨處可見的─塑膠袋。大部份的塑膠袋和塑膠膜是用LDPE做成的。
LDPE做成的容器若不加色料多呈半透明像牛奶瓶、軟片盒等。
辨識法:LDPE做成的塑膠袋較柔軟,揉搓時較不會發出沙沙聲,
外包裝塑膠膜軟而易撕的是LDPE,較脆而硬的是PVC或PP膜。
5.PP(聚丙烯)
熔點高達167℃,耐熱,
製品可用蒸氣消毒是其特點PP與PE可說是二兄弟,
但若干物理性能及機械性能比PE好,因此製瓶商常以PE製造瓶身,
瓶蓋和把手用有較大硬度與強度的PP來製造,當然也有直接以PP製瓶的,
最常見的是豆漿、米漿瓶,另有部份沙拉油瓶及乳品瓶罐。
不過比較大的容器像水桶、垃圾桶、洗衣槽、籮筐、籃子等等
多是以PP做成。PP做成的免洗餐具在台灣也相當風行,
像「辦桌」宴會上常見的紅色塑膠碗、以及盛裝微波食品的塑膠盒,
就是以 PP 做成。
辨識法:PP和PE很難分出,一般來說PP的硬度較高,
且表面較有光澤, PE則像蠟製器,燃燒時PE的蠟燭味較重。
6、PS(聚苯乙烯)
PS吸水性低,且其尺寸安定性佳,可用射模、壓模、擠壓、熱成型加工,
PS主要應用於建材、玩具、文具、滾輪、鑲襯(像冰箱的白色內襯)等,
及工業的包裝緩衝材料。未發泡的PS在食品容器上有乳品業的瓶罐
如養樂多、優酪乳、布丁盒、外帶奶茶杯、速食店飲料的杯蓋..等。
發泡後的平板經真空成型廣泛用於一次性餐具,如保麗龍免洗餐具
(即本會目前回收項目);另有以模具發泡成型者(上面有粒狀物)
用於部份泡麵碗及咖啡杯、包裝用如冰淇淋盒、蛋糕盒等。
辨識法:未發泡的製品,輕折就有白痕出現,並有擴散現象,
通常以手即可撕裂。
7、OTHER(其他)
其他類塑膠材質標示7號的情形很多,在回收處理上也較困難。
金屬和紙的使用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對它們的特性和製造使用方式,
人們都很熟悉,但是對發明不到一百年的塑膠,人們卻是陌生得很。
石化工業的發達,使得塑膠大量地被使用;但也由於塑膠是高分子的產品,
不易自然分解,在以掩埋為主的垃圾處理方式下,塑膠造成的廢棄物問題,
也受到廣泛的注意。
美國的塑膠業者為了方便處理廢塑膠,
設計了一套塑膠材質辨識碼打在容器或包裝上,從1號到7號,
讓民眾無需費心去學習各類塑膠材質的異同,
就可以簡單地加入回收工作的行列。
這套材質標碼不僅用於容器,也用於以這些單一材質做成的塑膠品。
例如汽車製造廠為減輕車重用了大量的塑膠材,
便在零件上打上辨識碼,並採易拆卸的組合方式,
以利廢車解體時的回收工作。
其他如碳粉匣等消耗性零件及一些包裝材也會打上可回收材質的標碼。
本期主要介紹各標碼所代表材質的特性,及在容器上的應用,
雖然這些標碼多在進口的產品上才看得見,在台灣並不流行,
但是希望能透過對可回收材質的進一步了解,推動台灣的塑膠回收工作。
以下依標碼順序介紹日常塑膠容器材質。
1、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脂)
塑膠回收代碼1號是PET,用在容器上就是俗稱的寶特瓶。
PET最初的用途是做為人造纖維,及底片、磁帶等,
在 1976 年才用於飲料瓶。 寶特瓶的硬度、韌性極佳,
質量輕(僅玻璃瓶重量的1/9 ~ 1/15),攜帶和使用方便,
生產時能量消耗少, 加上不透氣、不揮發,耐酸鹼,
是碳酸飲料的好包材,廣為大容量的汽水瓶使用。
而國際的趨勢亦顯示PET將是容器的主流,除碳酸飲料外,
如清潔劑、洗髮精、礦泉水、食品用油、調味品、甜食品、
藥品、化妝品、及含酒精飲料的包裝瓶子,都已在大量使用寶特瓶。
辨識法:寶特瓶通常是無色透明的,有的加色成淺綠淺藍或茶色。
圓的PET瓶底下方有一圓點,瓶身其他地方無接縫,
是最簡單的辨識方法。
2.HDPE(高密度聚乙烯)
PE(聚乙烯)是工業、生活上應用最廣的塑膠,
一般常分為高密度聚乙烯(HDPE)與低密度聚乙烯(LDPE)兩種,
HDPE較LDPE熔點高、硬度大,且更耐腐蝕性液體之侵蝕。
PE對於酸性和鹼性的抵抗力都很優良,
目前市面上所見到的塑膠袋及各種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塑膠瓶
幾乎都是PE所製造,像清潔劑、洗髮精、沐浴乳、食用油、
農藥…等,大部份以HDPE瓶來盛裝。
辨識法:多半不透明,手感似臘,塑膠袋揉搓或摩擦時有沙沙聲。
3、PVC(聚氯乙烯)
PVC材質的發明相當早,且多方應用於工業產品中,
由於PVC同樣具有其他塑膠材質的優點,且在加工上、可塑性上相當優良,
加上價錢便宜,使用量很普遍,但大多在非食品方面,
像水管、雨衣、書包、建材、塑膠膜、塑膠盒等等。
由於PVC瓶透氣性高,不會用來盛裝碳酸飲料,
在食品容器上以礦泉水為最大宗,沙拉油瓶亦有部份使用PVC。
另外PVC膜遇熱收縮度很好,廣泛用於盒外包裝及瓶外標籤上。
辨識法:圓的PVC瓶底部為一條直線,是與寶特瓶的差別所在。
PVC用力折會有白痕出現,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曝曬後會變鐵紅色;
用火燒在邊緣會有青色火焰,延燒性差,
所以火源一離開就停止燃燒是其特色。
(註:燃燒PVC時可能會釋出氯乙烯有毒單體,請在空曠通風處試驗。 )
4、LDPE(低密度聚乙烯)
LDPE在現代生活中可謂無所不在,不過不是因為它做成的容器,
而是你隨處可見的─塑膠袋。大部份的塑膠袋和塑膠膜是用LDPE做成的。
LDPE做成的容器若不加色料多呈半透明像牛奶瓶、軟片盒等。
辨識法:LDPE做成的塑膠袋較柔軟,揉搓時較不會發出沙沙聲,
外包裝塑膠膜軟而易撕的是LDPE,較脆而硬的是PVC或PP膜。
5.PP(聚丙烯)
熔點高達167℃,耐熱,
製品可用蒸氣消毒是其特點PP與PE可說是二兄弟,
但若干物理性能及機械性能比PE好,因此製瓶商常以PE製造瓶身,
瓶蓋和把手用有較大硬度與強度的PP來製造,當然也有直接以PP製瓶的,
最常見的是豆漿、米漿瓶,另有部份沙拉油瓶及乳品瓶罐。
不過比較大的容器像水桶、垃圾桶、洗衣槽、籮筐、籃子等等
多是以PP做成。PP做成的免洗餐具在台灣也相當風行,
像「辦桌」宴會上常見的紅色塑膠碗、以及盛裝微波食品的塑膠盒,
就是以 PP 做成。
辨識法:PP和PE很難分出,一般來說PP的硬度較高,
且表面較有光澤, PE則像蠟製器,燃燒時PE的蠟燭味較重。
6、PS(聚苯乙烯)
PS吸水性低,且其尺寸安定性佳,可用射模、壓模、擠壓、熱成型加工,
PS主要應用於建材、玩具、文具、滾輪、鑲襯(像冰箱的白色內襯)等,
及工業的包裝緩衝材料。未發泡的PS在食品容器上有乳品業的瓶罐
如養樂多、優酪乳、布丁盒、外帶奶茶杯、速食店飲料的杯蓋..等。
發泡後的平板經真空成型廣泛用於一次性餐具,如保麗龍免洗餐具
(即本會目前回收項目);另有以模具發泡成型者(上面有粒狀物)
用於部份泡麵碗及咖啡杯、包裝用如冰淇淋盒、蛋糕盒等。
辨識法:未發泡的製品,輕折就有白痕出現,並有擴散現象,
通常以手即可撕裂。
7、OTHER(其他)
其他類塑膠材質標示7號的情形很多,在回收處理上也較困難。
訂閱:
文章 (Atom)